欢迎访问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动态   >   正文

五年看变化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继往开来 矢志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5-12   点击:

  大学之本,在于育人;办学之本,在于教师。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强省和中医药名校战略,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高效规范、精诚服务”工作理念,按照“扩规模、优结构、重培养、促成长、铸卓越、塑文化”工作思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引育机制,稳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汇聚优秀杰出人才,构筑一流人才高地;培育后备人才力量,提升人才竞争活力。先后荣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涵养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五年来,学校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作为首要任务,多维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营造了静心教书、倾心育人、潜心治学的良好氛围。

  科学谋划、高位部署,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学校统筹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督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基层党委(党总支)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涵养师德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出台《江西中医药大学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筑牢红线、守牢底线,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个人成长发展全过程。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科学家精神和学术诚信教育,提升教师自律意识;通过举办教师宣誓仪式、各类表彰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典型引领,强化新时代师德楷模宣传,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严把人才引进和评聘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政治关、师德关,优化考评监督机制,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

  创新形式、突出特色,丰富师德师风内涵教育。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通过举办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班、高层次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青年教师省情教育培训班、教研室主任“课程思政”研修、课程思政示范课专题培训班、辅导员骨干研修、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教师思政与师德建设。探索师德教育新模式——“知行合一”师德培训班,通过优秀导师“引”、培训内容“激”、实践体验“行”,不断激发教师育人内在驱动力,引导教师做到“三知三行”,即:知教育大势、知好教师标准、知育人路径,真正把教育实践和师德修养行在常、行在恒、行在实,获评全省师德建设优秀案例,入选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百家案例集锦《铸魂》,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和来访兄弟院校的好评。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国医大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首届江西普通高校金牌教师”、江西省“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师德标兵”“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标兵”“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员先锋岗”等一大批师德高尚、潜心育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可喜成效。

  聚焦人才引育 提升发展动能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工作。五年来,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发展。强化学校党委、基层党委两级联系人才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压实基层党委“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学校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动员部署会

  刚柔相济,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坚持以用为本,着力搭建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人才环境,用好用活人才。

  五年来,学校累计引进、培养博士152人,在职攻读委托培养博士6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5人。同时实现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突破,自主培育的国家级人才项目的连获突破。新增国医大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各类国家级人才或荣誉20余人;新增省双千计划、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国医名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青年井冈学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荣誉获得者60余人。

  学校先后获批设立中药学、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工作站”“中西医结合癌症研究中心”等平台。修订出台《江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发挥高端人才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以集聚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集聚”战略,依托中药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加大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的联合招收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平台与中医药科创城“以巢引凤”,引进了欧亚科学院院士、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等一批在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3位教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博士后团队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银奖2项。

  精准培养,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国家发展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不断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等,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激发人才创新热情。2018年启动学校“1050青年人才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制定《江西中医药大学“1050青年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师访学研修“扬帆计划”实施办法》。组织遴选32位“1050青年人才工程”培养对象,配备导师,资助专项经费,其中获省青年井冈学者、省百千万等省级人才项目18人。2018年启动校级培育学科“1010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和一批基础学科,支撑推动中医药主体学科发展,支持学术思想活跃、科研业绩优秀、团结协作的研究队伍建设;持续开展青年博士人才工程,报考在职委培博士人数屡创新高,5年来资助106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成功承办“2018健康中国•中药科研与产业化研究”博士后学术论坛,持续开展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科组长(教研室主任)培训、辅导员骨干研修、“互联网+”大赛指导教师培训、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师资研修、临床医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学管理干部研修、雅思培训、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科技工作者培训等各类针对性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充实拓展学科知识,增强教师教学服务意识和育人能力。

  引育并举,构建国际化多元化人才队伍。坚持大力引进与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双项并举,着力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能力,持续发挥人才优势,大胆探索自主培养高端人才模式与机制,学校中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研修、提升学历的人数与层次稳步提高,构建了一支有归属感的国际化多元化人才队伍。近五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海外研修、省百千万海外研修、教育青年骨干国外访学、“扬帆计划”等项目派出55位教师赴国(境)外访学;派出4位教师赴美国、韩国孔子学院任教交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传播发展;支持30位教师赴国(境)外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批对外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化教师,使用英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授课,运用远程多媒体开展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

  创新体制机制 释放改革活力

  坚持将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作为汇聚人才、激发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切实在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上做文章,围绕放权松绑、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持续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构建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动态管理机制。以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办学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科学设岗、聘期管理、分类考核、动态调整”的思路,完善“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加大岗位低聘比例,构建了人员有序流动的良性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圆满完成第三轮、第四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完善了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协议管理为核心的聘期考核制度。开发科研助理、行政助理、医疗助理等岗位,积极推动毕业生留赣工作。有效促进了学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提高了用人质量和用人效率。

  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分类聘用和分类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学科和岗位分别设置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评价办法,分类分层对人才进行评价。开启以任务为驱动和导向的职称改革制度,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成果量化等倾向,制定了教师职称评审新标准,树立“贡献优先、业绩优先”导向,注重代表性成果评价,分别建立了教学为主型教师、科研为主型教师、教学科研兼顾型教师、辅导员、党政工作教师等群体的分类专业技术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职称评审办法》《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暂行办法》《江西中医药大学申报职称评聘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激发各类、各层次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绩效工资改革。抓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调控契机,积极推进校内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竞聘上岗,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分配原则,完善了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将改革红利与全体教职工共享。通过稳步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研、教学、竞赛奖励等激励措施,使教职工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五年来教职工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付出者有收获,努力者有盼头,充分激发了人才队伍内生动力、活力。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成立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及重点任务清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破立并举,从评价内容和指标结构设计上优化评价体系,增加同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标志性成果评价等。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等个性化要求,以及教师的创新性、独特性等,以适应当前人才评价新形势和新要求,让教师的业绩观测点更多维、更丰富。成功获批“江西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制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探索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学校和教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精细人事人才管理服务。一是坚持服务暖心,创新服务手段,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如根据高层次人才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为各类人才提供人性化服务,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做到一人一议,感情留人。二是积极做好各类人才荣誉申报、考核服务工作,针对新入职的教职工,制作了《新进教职工报到指南》《社会保障卡线上平台使用手册》,绘制了业务流程图,帮助教职工办理各种手续和解决相关问题。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在通联学校情况、答疑解惑等方面发挥网上家园的作用。三是推进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大数据分析及人事业务移动化办公,进一步强化了“网上办、掌上办、云上办”人事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推动人才管理从“业务管理型”向“数据服务型”转型,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及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举全校之力的不懈奋斗,换来了人事人才工作的春华秋实。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学校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将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抓手,以汇聚人才和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为重点,通过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卓越师资队伍,为学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书写更高质量发展篇章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稿件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部门审核:郑晴

责任编辑:王晓刚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梅岭大道1688号  邮编:330004  信箱:jzrsc2008@163.
com